上半年我國外貿頂住國內外多重壓力,實現同比9.4%的增長!
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其中,出口11.14萬億元,增長13.2%;進口8.66萬億元,增長4.8%。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上半年外貿表現超預期,主要原因包括:全球需求繼續保持擴張;外貿企業經營效率和競爭力穩步提升;外貿紓困助企政策效果顯現,長三角外貿企業生產經營恢復快。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1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盡管還存在著一些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但國內生產需求逐步恢復向好,企業快速復工達產,下半年進出口還會保持穩定增長。
6月進出口增長14.3%
分月份看,我國外貿增速在4月份受疫情影響到達低點后,5、6月份明顯回升。5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9.5%,反彈超出預期,6月份進出口增速進一步加快至14.3%。
分貿易伙伴看,我國對東盟、歐盟、美國分別進出口2.95萬億、2.71萬億和2.47萬億元,分別增長了10.6%、7.5%和11.7%。
分類別看,我國機電產品進出口9.72萬億元,增長4.2%;農產品進出口1.04萬億元,增長9.3%;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出口1.99萬億元,增長13.5%。
此外,上半年原油、天然氣、煤炭等能源產品合計進口1.48萬億元,增長53.1%,占進口總值的17.1%。
“總的來看,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展現出較強的韌性,一季度平穩開局,5、6月份迅速扭轉了4月份增速下滑的趨勢,為全年外貿保穩提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李魁文表示。
民營外貿企業表現突出下半年外貿有望延續穩定增長
上半年,民營企業作為外貿第一大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海關數據顯示,民營企業進出口9.82萬億元,增長13.6%,較全國整體增速高4.2個百分點,占全國外貿總值的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1.9個百分點至49.6%。
民營企業對新興市場開拓表現突出。上半年民營企業對東盟、拉丁美洲、中亞五國進出口分別增長20.5%、16.4%、53.3%,增速均高于全國整體水平。
“上半年我國外貿能夠實現穩步增長,一個重要支撐就是各類外貿市場主體活力的有效激發。”李魁文表示。
展望下半年,周茂華分析,出口方面,盡管面臨全球需求放緩、去年高基數等因素,但從主要經濟體看,下半年全球需求仍有望保持擴張,我國外貿出口需求有望保持旺盛。進口方面,內需將帶動進口需求,大宗商品價格回落有助于降低我國部分商品進口成本,提振部分商品進口需求。
“外貿也面臨較為復雜環境,例如地緣政治沖突,供應鏈產業鏈復雜,能源和商品價格繼續維持高位,高通脹與發達經濟體政策急轉彎拖累全球需求前景,并加劇全球外匯市場波動等。”周茂華說。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表示,預計下半年出口金額當月同比的中樞大概率較上半年下移。
記者了解到,近日海關又研究出臺了進一步助企紓困降成本7條措施,涉及對于因疫情導致經營困難,無法按期繳納稅款并在規定期限內補繳稅款的,可以減免滯納金;取消企業辦理退運貨物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稅專門申請的第三方檢測要求;免除企業辦理進境水果檢疫許可證提供存放場所證明材料;簡化進口涂料檢驗要求,不再核查《涂料備案證書》;調整優化進口原油、煤炭的檢驗要求等。
李魁文強調,下一步,海關將狠抓各項助企紓困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實落細,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全力促進外貿保穩提質。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